分享按钮
  • 售前一
  • 售前二
  • 售前三
  • 售中一
  • 售后一
PCB下单热线:0755-28233790
您的位置:首页 >> 行业资讯
深圳线路板生产的发展历程
2015/6/24 9:24:36 0人评论 2346次浏览 分类:pcb打样行业快讯
深圳线路板生产的发展历程,在线路板没出现之前,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都是靠电线来组成完整的线路。知道线路板的出现,电子元件的连接才不那么复杂。线路板从研发到投入使用公经历了研发、投入、完善三个阶段。

一、研发阶段 20世纪初至1925年

    在这三十年间,有不少工程是提出在绝缘的基板上加以金属导体作配线。而最成功的是1925年,美国的CharlesDucas在绝缘的基板上印刷出线路图案,再以电镀的方式,成功建立导体作配线。

二、期初使用阶段 1936年至1947年

   1936年奥地利人保罗·爱斯勒(Paul Eisler)在英国发表了箔膜技术,他在一个s装置内采用了印刷线路板。同年日本宫本喜之助以喷附配线法“メタリコン法吹着配线方法(特许119384号)”成功申请专利。。1941年至1947年开始研究印刷电路技术形成线圈。电容器、电阻器等制造技术

三.市场投入与完善阶段 1948年至1996年

 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这个发明用于商业用途。1961年,美国的Hazeltine Corporation参考了电镀贯穿孔法,制作出多层板;1988年,西门子公司开发了Microwiring Substrate的增层印制电路板;

1995年,松下电器开发了ALIVH的增层印制电路板;1996年,东芝开发了Bit的增层印制电路板。就在众多的增层印制电路板方案被提出的1990年代末期,增层印制电路板也正式大量地被实用化

,直至现在。

线路板生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