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按钮
  • 售前一
  • 售前二
  • 售前三
  • 售中一
  • 售后一
PCB下单热线:0755-28233790
您的位置:首页 >> 行业资讯
穿戴式装置市场起飞 根本问题仍待解决
2015/6/1 9:40:40 0人评论 2241次浏览 分类:pcb打样行业快讯

穿戴式装置是移动应用的新一波趋势,随着苹果(Apple)Apple Watch光鲜上市,不仅销售获利看好,也进一步带动市场信心。然而,穿戴式装置仍有包括电量消秏大、制造成本高、应用领域未明以及资料传输不安全等种种根本问题尚待克服,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严格的要求。


   虽然Pebble、Fitbit及Google Glass等穿戴式产品在连线能力及可携性上令人耳目一新,但直到苹果Apple Watch发布乐观的销售预测,才消除人们对穿戴式装置市场接受度的疑虑,甚至期待可进一步带动物联网(IoT)的发展至更高层次。


   然而,穿戴式装置却仍有数项根本问题待解决。首先是电源消秏问题,这与装置采用的无线通讯方式、漏电流(leakage current),以及电池效能有直接关系。


   以无线通讯方式来说,由于穿戴式装置需使用无线射频(RF)随时保持连线,并同时使用多个通讯协定与外界分享资讯,电力消秏量大。为达到如智能型手表所需的25~30小时续航力,如何调整通讯时天线效能、信号强度及资料传输量以减少秏电,至关重要。


   其次是漏电流问题,目前或可采先进制程解决。例如在待机模式下,65/55/45纳米制程芯片漏电流高,如果改采LP制程、28纳米FD-SOI或14/16纳米FinFETs制程,则可有效降低漏电流。不过,制程越先进,设计复杂度越高,价格也不便宜。


   不过,提高芯片制程无法解决使用交流电状况下的漏电流问题。解决方法之一是改采感测器融合(sensor fusion)技术,针对运算工作做分配。例如,将运算需求高的工作交给较大运算核(core),运算需求低的工作则交给较小运算核,并且两者同时处理,可减少功秏损失。


   不过,采用多种运算核模式成本较高,一般运用在高阶装置。低阶装置则通常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微控制器(Micro Controller)来处理所有工作。如何取舍,可以装置的用途作为判断依据。


   最后是电池效率问题。目前全球各大研发机构均已投入提升电池供电效率、充电效率及降低电池成本等课题进行研究,虽然对穿戴式装置助益较小,但却有利电动车及移动装置运用。


   除了电力问题,穿戴装置还需严格管控制造成本。由于现阶段产品大部分销售至大陆等对价格敏感市场,以及有政府政策补贴的欧洲市场,厂商成本压力不小。由于争夺市场的关键已非先行者通吃局面,如何整合技术、功能及电力供应而设计出最适成本的产品,是厂商需面对的重要课题。


   除此之外,应用领域不明则是穿戴式装置待解决的另一项难题。IP业者认为,具有生物识别(biometric)功能,并可对资料做初步运算并分享给相连装置,将是未来的杀手级应用(Killer App)。此项观点可由三星电子(Samsung Electronics)及苹果不约而同焦聚开发健康照护应用看出端倪。


   至于穿戴式装置资料传输安全性问题,更不容忽视。虽然未来大部分装置将可轻易撷取个人资讯,但如何安全分享数据,业界尚无解答。


   恩智浦(NXP)行销经理Gordon Cooper指出,考虑到电量消秏,目前装置均未配备安全传输功能,未来可能解决之道为将资讯安全问题由原本的软体转交给硬体处理,以节省电力。不过,为达此目标需秏时重新设计整体运行架构,对汲汲于争抢市占的厂商来说,是产品开发另一项压力来源。

pcb打样行业资讯由深圳正宏电子有限公司http://www.zgzhpcb.com/收集整理!